中国有很多投机分子涉足多晶硅,但多晶硅不可能永远暴利。
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其发展战略的一次拓展。包括从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拨款4.67亿美元,用于促进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开发和使用。
以及为帮助太阳能产业有关企业渡过难关,美国能源部为其提供5.35亿美元的贷款担保等等,这些都是美国光伏市场稳步增长的重要保障。2009年美国政府支持太阳能产业的力度不断加大。此前包括中国光伏龙头厂商无锡尚德,以及日本京瓷太阳能等多家企业都加大了在美国市场的布局力度,其中,家用太阳能电池出货成长显著,增为2008年的2.3倍。基于2020年太阳能电池的采用量(按发电量计算)增加到2005年度实际采用量的10倍,到2030年增至40倍,并在3~5年后,将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价格降至目前的一半左右的目标,2009年1月起日本政府恢复面向家庭用途的补助制度,每千瓦补助7万日元。
日本太阳光发电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3月日本太阳能电池全球总出货量达525.787MW,较2009年同期成长115.2%。正是由于以上政策的推动,2009年日本光伏市场重回增长轨道。应用前景的明朗,使未来光伏市场被迅速放大,江西光伏产业面临着诱人的前景。
这意味着,每公斤多晶硅50美元的生产成本,成为业内企业的生死大关。根据预测,世界太阳能发电成本到2015年将降到6至8美分,接近煤电价格,应用前景不可限量。更重要的是,掌握着世界最先进硅片生产技术的赛维,硅片质量和转换效率均高于主要竞争对手,并在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中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领域。2010年,全球光伏产业已出现明显的复苏态势。
这个机会,是由我省光伏产业在五年的奋发图强中所争取到的。今年4月19日,赛维宣布:该公司全球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10.8%上升到现在的近20%,成为全球首家硅片产能跨入2000兆瓦门槛的光伏企业。
事实上,目前,国外光伏巨头已将多晶硅生产成本降至30美元左右。对于我省光伏产业来说,2010年成为极为关键的一年。省光伏协会副秘书长、新余赛维LDK总裁办主任姚峰介绍,今年年底,赛维硅料产能将达到1.5万吨,全面达产后成本将有望控制在每公斤25美元左右,远低于目前国内50多美元的平均水平。对于围绕省内布局的其他光伏企业来说,成本依然是一道必须逾越的关口。
如果措施得力,我省光伏产业在业界的地位将会得到巩固甚至强化,否则将面临巨大考验。当前,除了坚持实施好我省已经形成的发展规划外,各地在光伏产业发展中,必须摒弃地方利益为上的狭隘思想,加快资源整合,形成发展合力。面对迅速放大的市场,江西光伏产业亟待更有力的政策支持赛维LDK董事长兼CEO彭小峰认为,由于技术创新的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比想象的要快——今年年底,光伏发电成本有望降至1元左右。多晶硅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化工业,电池组件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系统集成又涉及服务业和电力工程业。
不过,国际金融危机为多晶硅产业的暴利时代划上休止符,国内外多如过江之鲫的光伏企业,不得不陷入贴身肉搏的苦斗。赛维的优势还不仅仅体现在硅料生产的低成本上。
在南昌、上饶、九江、吉安、抚州、萍乡……光伏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专家指出,除了技术因素外,以科学的规划引导产业布局,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不能把看得见的桃子抢摘到手,不仅是对我省企业的考验,也是对政府发展能力的考验。如何优化产业布局,已引起省内高度关注。在价格惊心动魄的跌宕中,曾经连毛巾生产商都敢闭着眼往里面砸钱的光伏产业,终于从资本的盛宴中回归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本来面目。姚峰指出,人才资源和政府支持,对江西光伏企业的成长非常关键。他同时建议,我省应尽快选择南昌、新余等城市作为光伏产品推广应用的示范城市,并优先在政府主导的公用设施建设中推广光伏产品,使得这些城市成为世界知名的低碳城市和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这样,无论对省内光伏产业的发展还是对城市生态品牌的建设,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成本关在考验企业的同时,也形成对政府服务能力的严峻挑战不过,赛维的成功,并不完全代表江西光伏产业的成功。而此时,我省已在技术创新中争取到了自身的领先地位
对于围绕省内布局的其他光伏企业来说,成本依然是一道必须逾越的关口。成本关在考验企业的同时,也形成对政府服务能力的严峻挑战不过,赛维的成功,并不完全代表江西光伏产业的成功。
今年4月19日,赛维宣布:该公司全球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10.8%上升到现在的近20%,成为全球首家硅片产能跨入2000兆瓦门槛的光伏企业。这个机会,是由我省光伏产业在五年的奋发图强中所争取到的。
根据规划,至2015年,我省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2500亿元,成为全国领先、全球重要的产业基地。在价格惊心动魄的跌宕中,曾经连毛巾生产商都敢闭着眼往里面砸钱的光伏产业,终于从资本的盛宴中回归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掌握着世界最先进硅片生产技术的赛维,硅片质量和转换效率均高于主要竞争对手,并在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中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领域。省光伏协会副秘书长、新余赛维LDK总裁办主任姚峰介绍,今年年底,赛维硅料产能将达到1.5万吨,全面达产后成本将有望控制在每公斤25美元左右,远低于目前国内50多美元的平均水平。
如何优化产业布局,已引起省内高度关注。对于我省光伏产业来说,2010年成为极为关键的一年。
这样,无论对省内光伏产业的发展还是对城市生态品牌的建设,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此时,我省已在技术创新中争取到了自身的领先地位。
来自中国机电商会光伏分会的预测显示,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需求将增长25%,而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将增长15%。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不能把看得见的桃子抢摘到手,不仅是对我省企业的考验,也是对政府发展能力的考验。
当前,除了坚持实施好我省已经形成的发展规划外,各地在光伏产业发展中,必须摒弃地方利益为上的狭隘思想,加快资源整合,形成发展合力。姚峰指出,人才资源和政府支持,对江西光伏企业的成长非常关键。硅价暴跌引发行业洗牌,赣企依托技术优势抢占领先位置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至2010年,曾经高达400多美元1公斤的多晶硅价格,在经历大约90%的暴跌后,稳定在50美元左右。他同时建议,我省应尽快选择南昌、新余等城市作为光伏产品推广应用的示范城市,并优先在政府主导的公用设施建设中推广光伏产品,使得这些城市成为世界知名的低碳城市和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
多晶硅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化工业,电池组件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系统集成又涉及服务业和电力工程业。面对迅速放大的市场,江西光伏产业亟待更有力的政策支持赛维LDK董事长兼CEO彭小峰认为,由于技术创新的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比想象的要快——今年年底,光伏发电成本有望降至1元左右。
这标志着我国从此打破高纯硅生产的技术封锁,有效地缓解了光伏产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原料供应不足的压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强化政府服务和政策扶持,全力打造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同样是帮助光伏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在南昌、上饶、九江、吉安、抚州、萍乡……光伏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事实上,目前,国外光伏巨头已将多晶硅生产成本降至30美元左右。